蜜月D02-01.jpg

▲乘坐KD遊輪欣賞世界文化遺產的風光。

抵達德國後,第一個行程為萊茵河遊船,搭乘萊茵河流域最大的遊輪公司「KD遊輪」,從St. Goar一路往北,坐到Boppard,行程大約1小時。KD遊輪全名為「Köln-Düsseldorfer Deutsche Rheinschiffahrt AG」,意思是「科隆—杜塞道夫德國萊茵船務有限公司」,其前身1826年成立於科隆,目前一共有14艘遊輪,航班密集,也開發許多遊輪套裝旅遊,並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特別活動。

2002年北自科布倫次(Koblenz),南至賓根(Bingen)的萊茵河沿岸,由於古蹟林立,歷史價值極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中。我們乘坐的這段航程,也是這段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蜜月D02-02.jpg

▲遊輪內部有個吧台,許多人會再這裡用餐,或點杯啤酒欣賞風景。

手邊的資料顯示KD遊輪採用歌德號仿古槳輪汽船來遊覽這趟風景,不過我是外行人,既不確定眼前的船是不是仿古槳輪汽船,也不知道仿古槳輪汽船有什麼厲害的地方,真是對不起KD啊!

這是遊輪內部,除了座位還有供餐的吧台。吧台的總管豎起大拇指稱讚我選了粉紅色的單眼,我想這只是跟遊客互動的客套話,但是粉紅色單眼的確不僅在旅途中成為許多人的目光,也為自己帶來更多與外國人交談的機會。

蜜月D02-03.jpg

▲萊茵河兩岸美景,在遊輪上盡收眼底。

從船艙上了甲板,又是另一番景象,雖然早春的氣溫還透著一點涼意,但流動的風比起船艙的溫暖,卻透著一股舒爽的氣息。我不禁多吸了兩口氣,心想要怎麼描述歐洲空氣的味道呢?結論是:「其實什麼味道都沒有。」

甲板盡頭也有個小吧台,服務人員會熱心的詢問是否需要來杯啤酒,或是點個熱咖啡、熱可可。一邊喝著冰涼啤酒,一邊欣賞美麗的河光山色,實在愜意。

蜜月D02-04.jpg

▲再多美景也比不上一個微笑,蜜月旅行的重點是蜜月,不是旅行啊!

KD遊輪會隨著行經的地點透過擴音器以德、英、日、中等國的語言做介紹,不過由於我們一直待在甲板上,擴音器的聲音並不是很清晰,常常會漏掉京片子的中文介紹,雖然美中不足,但是也無損對四周美景的讚嘆。

當然,再多美景也比不上小五的微笑,畢竟蜜月旅行的重點是蜜月,不是旅行啊!雖然當天遊河時雲層頗厚,小五媽媽送的burberry墨鏡還是要拿出來擋一下偶爾從雲隙中灑下的陽光。

蜜月D02-05.jpg

▲河岸邊不時可見各個鎮上的尖塔教堂。

河岸兩邊抬頭不時可見的中古城堡遺跡,山腳下的小鎮上也處處看得見尖塔教堂。在上船的St. Goar碼頭遙望對岸的St. Goarshausen,可以清楚看到St. Goarshausen Church,這個小鎮上幾乎1500名居民全數都是福音派基督徒,這座教堂也就成為鎮上的信仰中心。

St. Goarshausen附近有個羅蕾萊(Loreley)山崖,高132公尺,此處充滿神話色彩,水位低時可見「7少女」暗礁,相傳是被變成石頭的7位少女,同時有個美麗的女妖羅蕾萊,用甜美的歌聲迷惑往來的船夫,使船隻失事;河道旁也看得到羅蕾萊批著長髮的雕像。事實上,此處河段有個U型大彎,寬度更僅有90公尺,水流湍急,才是造成失事的主因。

蜜月D02-06.jpg

▲迄今未被上游大貓吃掉的鼠堡。

提到St. Goarshausen,不能忘記在其山坡上有座貓堡(Burg Katz),貓堡於1371年由被稱為貓伯爵的威廉二世伯爵(CountWilhelm II of Katzenelnbogen)所建,目的為軍事指揮站,但因為貓堡目標鮮明,所以歷經許多砲火洗禮。1626年被西班牙人圍城;1684、1692年兩度受到法國人攻打,並在1801年被法國所佔領。1806年時拿破崙失勢撤離此地時將它拆毀,直到1898年才重建。如今貓堡由日本人買下,現為私人擁有,並不對外開放。

不過圖片的主角不是貓堡,而是貓堡下游不遠的鼠堡(Burg Maus),鼠堡早在1356年就由特里爾大主教波希蒙德二世所興建,當時波希蒙德二世剛成為選帝侯,具有收稅的權力,並為了確保與貓堡地方之間的邊界(雖然當時貓堡並未開始興建),因此率先蓋了鼠堡。鼠堡目前是個古蹟觀光鳥園,飼養了隼、貓頭鷹與老鷹,並有相關的飛行表演。

「鼠堡」名稱的由來,根據當地民俗指出,是威廉二世伯爵對波希蒙德二世的嘲弄,將該城堡稱作「老鼠」,並在其上建造貓堡,為了要吃掉下游的鼠堡。只是幾百年過去,貓堡倒是被摧殘的比較嚴重。

 蜜月D02-32.jpg

▲KD船運所提供的導覽地圖,認真參觀各景點就能玩上好幾天了! 

從St. Goar到Boppard在KD船運所提供的地圖上只有短短的一小段,遊輪就要1小時,而風景背後的故事也多到講不完,真羨慕參加整趟遊河行程的旅客,能夠聽到更多有趣的傳說。

KD遊輪的旅遊資訊十分詳細,也十分適合自由行的遊客,光是這條世界文化遺產,認真參觀各個景點,應該就能玩上好幾天了。

蜜月D02-07.jpg

▲走在石砌馬路上,好奇的眼神四處張望。

Boppard大約位於萊茵河遊程的中間,由此往北向南都是個不錯的據點,也因此吸引了不少觀光客,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個寧靜悠閒的小鎮,人口約1萬5000人。根據考古資料,Boppard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萬3000年前石器時代的Federmesser文化,歷史悠久,也反映在鎮上擁有大量的各式古蹟建築。

悠閒散步在石砌步道上,五顏六色的建築、露天咖啡座甚至來往的行人,我們好奇的眼神巴不得多欣賞一些歐洲小鎮的特色。

蜜月D02-08.jpg

▲路旁指標到處都是餐飲標誌。

Boppard同時也是萊茵河中段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佔地75公頃,種植了雷司令(Riesling)、米勒(Müller-Thurgau)與黑比諾(Pinot noir)等葡萄品種。

以餐飲美酒為基礎,加上歷史與地理的因素,促成了Boppard旅遊業的興盛;看看路旁的指標,到處都是餐飲業的標誌。

蜜月D02-09.jpg

▲金色Mercedes-Benz Tourismo是我們旅程的最佳伙伴。

在這27人加上領隊1人的10天旅途中,交通工具使用了Vega-Tour客運公司的金色大巴Mercedes-Benz Tourismo。Vega-Tour成立於1991年,今年慶祝20週年。在歐洲境內擁有100多台大客車、迷你客車與豪華客車,是歐洲最大的營運公司之一,所有的司機都穿著制服,採用的巴士幾乎都是車齡3年以內,超過年限就把車子賣掉,有許多其他車隊會很樂意接手。

雖然大家知道德國的高速公路上是沒有限速的,但是對於大型巴士來說,還是有規定時速不能超過100公里,同時禁止導遊、領隊站著說話,因此全程導遊在車上的解說都是坐著背對著我們;不過這樣對雙方都好,解說時導遊沒有壓力,我們想打瞌睡時也不會歹勢。後來導遊也笑說,有時候她一邊講解,眼睛也都是閉著在休息。

蜜月D02-10.jpg

▲假裝從公寓走出來,要是真住在這裡有多好!

Cosplay一下,小五戴著明星級的墨鏡,假裝剛從某住家樓下離開,而我就是追星的狗仔,見獵心喜,可以用這張照片來編個「前一晚幾點小五偕同一男鬼祟進入公寓,8個小時後才出來……」的嗜血報導。

故事不是重點,重點是Cosplay明星相,要是我們真的住在這裡,該有多好~哈!

蜜月D02-11.jpg

▲鏡園酒店是到德國後第一餐,不過德國的中式餐實在不如台灣啊。

由於抵達法蘭克福的班機誤點,因此遊河行程結束時已近中午,原先預定的午餐餐廳距離Boppard還有一段距離,於是領隊徵求大家同意,將原本於騎士之家的午餐就近換成中餐廳,原本預定吃中式的晚餐再改成德國風味餐。

這裡是臨時決定的廣式餐廳「鏡園酒店」,這裡也提供住宿,不過建築有點老舊了。老闆是中國移民,多數會留在這種鎮上的華人,是來附近讀書或其他原因最後選擇留下來的,其實每戶移民都有一段艱辛的移民史,在異國開開餐館也是挑戰重重。

當然,中式餐的口味自然是比不上在台灣的飲食,不過這餐也只是填個肚子,因為很快又要往下個景點前進了。

蜜月D02-12.jpg

▲具有欄杆露台、梯形窗的歐式山間別墅,十分吸引我。

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國最早的大學城,以其著名的古城與巴洛克風格的舊城區吸引無數遊客,走在前往古城的上坡路上,不時看到許多別緻的山間別墅,不僅前庭有費心的園藝,建築本身也值得細細觀賞。具有欄杆露臺、梯形窗元素的房子,十分吸引我的目光。

蜜月D02-13.jpg

▲海德堡古城迄今仍半毀,從頹傾之姿不難想像戰火的猛烈。

海德堡古城於14世紀開始興建,歷經不同選王侯[註]的增修,混和了哥德、巴洛克與文藝復興的元素,城堡在1618~1648年的30年戰爭中毀損,據傳到了1693年的大同盟戰爭又受到破壞,不過實際上大同盟戰爭大部分的破壞應歸咎於戰後市民竊取石材用於重建;迄今古城仍是半毀的狀態。

[註]選王侯是1356年~1806年德國歷史中的一種特殊爵位,自神聖羅馬帝國開始,理論上選王侯共有7位,以抵抗世俗的「七罪宗」為名,包括3位大主教與4位諸侯國的國王;然隨政治變遷,實際上選王候不限於7位。選王候的身分是世襲的,由選王候所推舉出來的君主則可稱為「羅馬人民的國王」,需要再經教宗加冕,才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頭銜。

蜜月D02-15.jpg

▲站在儲存葡萄酒的橡木桶旁,心想掉到裡面去應該會被酒淹死吧!

海德堡古城內有個大酒窖,酒窖內有數個大酒桶,最大的酒桶可以儲藏約25萬公升的葡萄酒,號稱世界第一。巨大的酒桶除了應付城堡中的飲酒需求,也是貴族收取佃農上繳的葡萄酒後,最好的儲存方法。

蜜月D02-33.jpg

▲號稱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桶,站在底下得抬頭看這超過2層樓高的酒桶。

酒窖內部最大的大酒桶大概有將近5個成人的高度,旁邊還有階梯可以爬上去,據傳這個酒桶迄今只有3次被裝滿。酒窖到現在還有在生產葡萄酒,可在一旁的吧台付費品嚐。

蜜月D02-14.jpg

▲酒窖內的佩克歐木雕,還有捉弄人的小機關。

傳說在16世紀末,在海德堡有個叫佩克歐(Perkeo)的侏儒弄臣,授命主管這個酒窖,據說是個千杯不罪的酒鬼,平日以酒代水,從來就不喝水。佩克歐會藉酒助興,自娛娛人,他快樂的活到了80歲,卻在一次生病時,醫生要他喝水,他在喝下生平第一杯水的隔天居然就過世了。當時海德堡的查爾斯菲利普三世於是刻了個木雕像掛在酒桶上,並封他為酒神。

佩克歐不是這個侏儒的本名,每次有人問他:「想不想喝杯酒?」他總是回答:「Perche no?」(Why not?),因此就被人叫做Perkeo。根據傳說,佩克歐擁有一個用來製作美味葡萄酒的神祕時鐘,他的形像通常伴隨著3個象徵,酒杯或酒瓶、鐘錶以及酒窖鑰匙。

蜜月D02-16.jpg

▲由海德堡古城可一覽舊城區、古橋與哲學家之路。

涅卡河(Neckar River)為萊因河三大支流之一,由東向西橫亙海德堡,將海德堡一分為二。由古城往舊城區看去,可以一覽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及連接涅卡河兩岸的海德堡古橋(Alte Brucke);後面的山坡上有一條哲學家之路(Philosophenweg),步道雖僅數百公尺長,但卻十分狹窄陡峭,很不好走。

由於海德堡為德國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這條小徑是早期師生理想的散步路線,因此曾在海德堡求學或執教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韋伯、哈伯瑪斯、文學家歌德等人,也許都曾在此漫步。同時位處海德堡古城對面的哲學家之路,也是同時拍攝古城、古橋、涅卡河與舊城區的好地點。

蜜月D02-17.jpg

▲文藝復興式建築,如今只留一正面,仍能窺見其雄偉之貌。

奧托亨利(Ottheinrich)是統治巴伐利亞王國700多年的維特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 dynasty中的一員,1556年繼承了普法爾茨選王侯的身分。身處宗教改革的年代,亨利奧托作為信奉新教的旗手,在其領地內引進了新教信仰,並於海德堡蓋了這幢文藝復興式建築,最後於1559年在海德堡過世,被安葬在海德堡的聖靈教堂(Heiliggeistkirche)內。繼任的弗雷德里克三世(Frederick Ⅲ)為加爾文主義者,在4年後參與了《海德堡要理問答》(The Heidelberg Catechism)的制訂,為當時風起雲湧的改教運動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回到圖片,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大多藉由古典的比例來體現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擁有嚴謹的立面、平面構圖,同時繼承古典建築的柱式系統。如今這幢建築只留下部分遺跡,由正門進入的地窖則設立了德國藥學博物館(Deutsches Apothekenmuseum)。

蜜月D02-18.jpg

▲德國藥學博物館中有數間不同時代的藥房設施布置。

德國藥學博物館的前身1938年設立於慕尼黑,二次大戰後於1958年於海德堡重新開幕,館內展示了16~18世紀的傳統藥草與製藥工具,其中還包含了一間模擬的煉金術士工作廚房。

展覽品顯示了用藥思維的演變,以及製藥工具的進展,解說看板除了德文之外也有英文,只是時間有限,沒辦法詳細觀賞,至為可惜。

蜜月D02-19.jpg

▲按照坡度,階梯式設計的纜車,搭乘十分舒適,不愧是德國體驗。

離開了充滿思古幽情的海德堡古城,我們搭乘登山纜車「Heidelberg Bergbahn」下山前往舊城市區。纜車是軌道式,不同於一般的纜車,Bergbahn車廂內部依照坡度設計,如同階梯教室般的車廂,讓人不會有往前傾的不適感,可說十分舒適。

蜜月D02-20.jpg

▲山區鐵軌是這趟旅程中第一個體驗的先進運輸工具。

比較可惜的是我們是乘坐往山下的回程,若是往上繼續前往山頂,抵達Molkenkur站時,還會換搭老式木造纜車繼續往山上行駛。旅行團的時間壓力,畢竟與自由行不一樣。找了個最前端的車廂,即將鑽進隧道。咦,這不是纜車嗎?纜在哪裡?原來Heidelberg Bergbahn根本不是纜車,應該是「山區鐵軌」才對啦!

蜜月D02-21.jpg

▲教堂旁有個噴泉廣場,下午時分在這裡喝啤酒曬太陽,真是一大享受。

到了海德堡舊城區,一定不能錯過聖靈教堂,這座教堂最早在1239年的手稿中就提及了,持續建造了約150年才完工。在14世紀時成為海德堡大學的大學教堂,屬於晚期哥德式建築,歷經戰事修復時又將屋頂改為巴洛克式的風格。歷代普法爾茨選王侯(包括上方提過的奧托亨利)都安葬在這裡,不幸的是在1688年~1697年間的大同盟戰爭中,這些遺跡被火災摧毀了。

聖靈教堂曾經為天主教堂,也在宗教改革後作為基督教堂,甚至在1706年在教堂中間築起一道牆,讓天主教與新教共用的教堂,直到1936年才拆除,自此成為基督教堂,也算是很特別的歷史。現在教堂周圍已經發展成市集,遍滿書攤、咖啡館與紀念品攤販,教堂旁的噴泉廣場也成了遊客群聚的地方。

蜜月D02-22.jpg

▲海德堡銅猴有許多奇特的傳說,成為遊客拍照的熱門景點。

海德堡古橋頭有個海德堡銅猴,數百年前的德國習慣在各個橋頭擺放猴子的雕像,而這個銅猴之所以出名,除了其造型特殊,關於銅猴本身也有許多加油添醋的傳說。銅像的旁邊有張銅雕羊皮紙,羊皮紙旁還有兩隻銅雕小老鼠,原本小老鼠只有一隻,被偷竊後再重新補上,而重新設計的小老鼠變成了2隻。據說碰觸猴子的手指,未來會再回到海德堡、摸鏡子則是帶來財富、摸摸小老鼠則會生很多小孩。我沒有摸到老鼠,扼腕中。

那張銅雕羊皮紙上頭用德文寫著:「為什麼注視我?你沒有在海德堡看過猴子嗎?看看你的四周也許會發現,有更多像我一樣的猴子!」看看周圍的遊客……啊,原來我也是被消遣的對象。銅鏡其實是在照自己啊!

蜜月D02-23.jpg

▲銅猴的鏡子告誡著我們,你我之間不要有貴賤之分。

事實上,這座海德堡最早的古橋曾被多次修復,現存的石橋是卡爾‧特奧多爾選王侯(Karl Theodor)於1786年~1788年所建造,石橋上擺設了卡爾的雕像與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卻沒有做為一座橋最基本應該要有的猴雕。於是到了1977年,海德堡當地的社區文化俱樂部「Alt Heidelberg」決定在橋上安置一隻猴子,並要求參加設計競賽的參賽者要設計一隻背對橋的另一端、手持一面鏡子的猴子。

最後由青銅雕刻家Gernot Rumpf教授所設計的銅猴獲選,並於1979年完成。一旁的小老鼠本來是Gernot Rumpf在各種噴泉、雕像雕刻中刻意加入的簽名符號,但是卻遭竊,後來另外補上了2隻老鼠,Gernot Rumpf的說法是:老鼠之前不見是因為去結婚了!

而猴子的設計語彙則提醒著過橋的海德堡民眾,不管是住在城內或城外,橋的這頭或那頭,彼此不要有貴賤之分。

蜜月D02-24.jpg

▲從橋上遠眺海德堡古城,這裡可真是孕育歐洲文明的重要地標。

海德堡美麗如畫,從古橋遠眺蔥鬱山坡上的古城,襯著藍天白雲與巴洛克式紅瓦屋頂,透著極具歷史感的畫面。而我卻暗忖,旅遊才剛開始,如此豐富的見聞就已經令人目不暇給,返台後的遊記看來得寫很久很長。

蜜月D02-25.jpg

▲行人專屬的古橋,橋頭雙圓塔200多年來護衛著這個地方。

海德堡古橋目前僅供行人徒步通過,橋頭的雙圓塔原本是監獄,同時也作為進城的關卡,目前沒了上述的功能,靜靜地護衛著這座橋;通過了雙塔即進入舊城區,更後方的尖塔則是聖靈教堂。

蜜月D02-26.jpg

▲我應該跟小五在招牌前用同樣的動作合影留念,怎麼會忘了呢!

漫步在海德堡舊城區裡,可以看到這間克諾瑟咖啡館(Cafe Konditorei Knösel),1863年開始經營的克諾瑟咖啡館是當時海德堡居民、教授與學生時常聚集的地方,在19世紀的德國,許多千金小姐來到海德堡求學,會有一位教母在旁陪伴,負責小姐的生活與安全。然而大學生活免不了會與異性互動,千金小姐也可能和普通家庭的男同學醞釀出情愫,卻因為教母隨侍在側,而無法做進一步的表白。當時咖啡店老闆克諾瑟便設計出「學生之吻」(Studentenkuß)巧克力餅,讓海德堡的學生們用它來傳遞傾慕之情。

蜜月D02-27.jpg

▲好好吃的義式冰淇淋!

走了許久,與小五決定買球義式冰淇淋解解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在國外的關係,東西吃起來都特別可口。2球冰淇淋要價2歐元,以味道來說,價格十分便宜。這趟旅程一共吃了3次冰淇淋,第二次是在瑞士的超市裡買了莫凡彼(Movenpick)盒裝冰淇淋;第三次則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裡買了麥當勞的蛋捲冰淇淋。然而莫凡彼與麥當勞沒有太大的新奇感,倒是海德堡這天的冰淇淋味道特好!

懂吃冰淇淋的人都知道,義式冰淇淋的精髓在於水果口味(因為比較不甜,吃了不會膩),不過當時店裡水果口味的選擇不多,於是我們選了優格與藍梅優格,依然好吃到炸開!

 蜜月D02-28.jpg

▲小五內心OS:「拿著好吃的冰淇淋,要擺入監的苦瓜臉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啊!」

海德堡大學成立於1386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學府,它還有個專門懲治搗蛋犯錯學生的「學生監獄」。這座監獄1712年開始使用,由於血氣方剛的學生常會在夜半酗酒鬧事,根據法律,警察不能拘留學生,因此學校設立了這個「學生監獄」,用來懲罰滋事的學生。

被罰關進「監獄」的學生,依罪刑輕重而有2~4週不等的處罰時間,前2天需要挨餓,只有少量的水與麵包,之後則可從外面帶食物。學生載入監期間,日間可以外出上課,下課後則要回到監獄禁閉。然而許多一起關在監獄的學生經常聚集聊天,甚至在監獄中結下深厚的友誼。監獄內的牆壁上被學生塗滿許多五顏六色的圖畫,並有許多表明自己到此一遊的學生簽名,每間牢房也被學生在門框上刻上「皇家飯店」、「別墅」、「皇宮」等等稱號,看來這些學生們也是很能苦中作樂。

今日的學生監獄已經成為觀光景點,只是入內需要收費。

蜜月D02-29.jpg

▲從牆壁上的鹿角可以推測,看來威德曼很喜歡打獵。

結束了海德堡的行程,我們驅車前往羅騰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這天晚上夜宿羅騰堡舊城區內的飯店。原本中午應該在海德堡的「騎士之家」(Haus zum Ritter)用餐,騎士之家有個很美麗的屠龍傳說,不過這不在遊記的範圍內。因為行程調整,中午在Boppard的鏡園酒店用餐,原本預定的中式晚餐,則改到了羅騰堡內的「建設官之家」(Baumeisterhaus Restaurant Café)。

建設官之家是1596年由石匠威德曼(Leonhard Weidmann)興建,這間石造房屋是其住家與工作室,外牆有雕刻了象徵7善7惡的14尊雕像,可惜夜已深,忘了拍照片回來。威德曼是當時市政廳的建設官,建設官的權力大約等與副市長,因為城市建設的大小事都要建設官經手,應該也是油水很多的官職;羅騰堡現存的古蹟,有部分就是出自威德曼之手。

蜜月D02-30.jpg

▲豬排與馬鈴薯,雖然不難吃,但果然還是比不上台灣的料理。

晚餐的主菜是豬排,雖然不難吃,但是有不少人反應,德國豬肉的「豬味」太重,吃不習慣。我自己沒有這個困擾,不過我也承認,要是拿台灣的豬排來德國開店,德國的豬排餐應該都會倒光。

當然,入境隨俗,食物好不好吃是其次,以味蕾品嚐異國文化,也是旅行中豐富體驗的一部分。

蜜月D02-31.jpg

▲住在舊城區的古老飯店內,彷彿回到400多年前的羅騰堡。

吃完晚餐,在羅騰堡舊城區的街道上散步走回飯店。能夠在舊城區散步,吹著涼風踏著凹凸不平的石路,是件十分幸福的事,不過要有如此充裕悠閒的石間,前提是旅館得在舊城區內。我們這天晚上住在里曼史奈德旅館(Tilman Riemenschneider Hotel),里曼史奈德旅館座落於羅騰堡舊城區的精華地帶,自1559年起開始接待客人。旅館橫跨450年,除了本身就是個值得一提的建物,從房間中的家具擺設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感。不過就像歐洲其他座落於舊城區的飯店一樣,和美式連鎖飯店比起來,總是比較小型、比較舊。當然,體驗並適應這種旅館,也是旅行的一部份。

里曼史奈德其實是個著名的木雕藝術家,羅騰堡的聖雅各大教堂(Stadtkirche St. Jakob)中有個出名的木雕「聖血祭壇」(Heilig-Blut-Altar)就是他的作品,據說十字軍東征結束後將耶穌的聖血帶到這裡,市議會請里曼史奈德製作一個聖壇以保存聖血。木雕祭壇上方有個十字架,在十字架內有一個水晶球,而聖血就放在這顆水晶球內。

羅騰堡漫遊是第3天的旅程,只是因為下雨,許多景點沒有如願前往,十分可惜。不過進入第3天之前,我已經累癱了,躺到床上後沒多久就沉沉的睡去了。

arrow
arrow

    YiL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