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一大早,外出前回頭拍了一張民宿外觀,「松語墅」是個蠻好住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周邊有不少興建中的建築物,雖然於山腰上俯瞰礁溪的視野很棒,旁邊幾棟搭著鷹架還只是粗胚的樓房,總是破壞了自然景色的乾淨。
前一天下午到外澳,滿滿的人潮不禁讓我打退堂鼓,第二天出門直奔上午7點多的外澳,果然沒有叫人失望,整片沙灘都被我們包場了!
由於今天的太陽照例從東邊升起,因此一早與龜山島的經典合照,也成了美麗的剪影。
起床衝外澳是臨時插入的行程,上午的重頭戲是五峰旗瀑布。
五峰旗瀑布是因瀑布後方有五座山峰並列,整齊的排列好似五面旌旗一樣,故稱為五峰旗。瀑布一共有3處,由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壯觀。
瀑布入口,兩旁店家林立,各種沒什麼特色的飲食、農產紀念品,卻構成一種熟悉感,不僅為健行前後的遊客們補充看不見的體力,也試圖在人們離開之後,帶走一些看得見的回憶。
收費兩字上方被貼起來的是什麼字?我實在猜不出來。不過上頭貼的是一紙宜蘭縣政府的公告,說明蘇拉颱風造成最上層瀑布的步道坍塌,需待修復後才能通行。
Well,最下層的瀑布實在沒有什麼看頭,但若不以瀑布來評價,其實小橋流水倒也十分可愛。
往上再走個10多分鐘,可以抵達中間第二座瀑布,瀑布旁還設了個「五峰亭」,以供遊客休憩,吸取芬多精、負離子這類聽起來很厲害,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東西。
最上層瀑布尚未開放,於是我們走了前往「聖母山莊」的岔路。聖母山莊是個登三角崙山的中途避難小屋,衡量時間,只能留待下次再來,不過中途有個「聖母朝聖地」倒是值得一去。
1979年,天主教醫靈會巴瑞士修士由於喜愛爬山,募款築了一座小屋,並立起大理石聖母像、十字架,作為朝聖者與登山客的休息處,稱為聖母山莊,後來才由林管處蓋起避難小屋。
相傳1980年有5名登山隊員自坪林越過三角崙山,打算從礁溪下山,卻於中途迷路,晚間於標高880m的聖母山莊向神像祈禱,祈求能順利下山於隔日順利上班。隊員摸黑歷險下山,至標高168m的石洞處,忽見一白衣人影顯現於一旁樹梢,心情霎時平和安穩,深感聖母護祐,最後平安脫困。雖然我覺得晚間山上見到白衣女子,怎麼想都應該是很恐怖的事吧,不過此一消息傳開後,國內外天主教徒群起捐獻,於石洞旁興建比聖母山莊更大型的聖母朝聖地,以紀念聖母顯靈。
如今朝聖處的主體為一座可容納120人的天主堂,建築仿造北京天壇,目前有司鐸派駐於此。一旁還提供食宿、會議室、接待室等,可供個人、團體於此舉辦活動。
園區一旁就是聖母顯靈之石洞,如今供遊客參觀、禮敬。
由此處可遠眺蘭陽平原,更遠處還看得見太平洋。
之所以時間不夠前往聖母山莊,是因為中午還有此行的目的:泡湯。
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的湯屋雖然坪數不大,但是整體裝潢也挺舒適高雅。
湯屋一共分成4個部分,分別是床鋪、湯池、洗手間與更衣玄關,其中床鋪與湯池以大面清玻璃作為隔間,可以在泡湯時透過玻璃觀賞大尺寸電視。
泡湯池還有觸控音響設備,可以邊泡湯邊聽音樂放鬆心情。
泡完湯,當然也要飽餐一頓,長榮鳳凰的Buffet空間寬敞,食物在水準以上,在週一午間也有不少客人,不會有食物放置太久、更換太慢的問題。只是要說特色,其實也沒有太多亮點,跟同級飯店的Buffet處於伯仲之間。
餵飽了兩個上午健行的旅客後,這趟偷閒的小旅行也告一段落。
以自強號開始的遊記,就以自強號劃下句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