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獻詩與祝歌

眾所周知,基督教的婚禮,不叫「結婚典禮」,而叫「結婚禮拜」;差別在於,即使看起來像是個男女方為主角的典禮,實質上是個敬拜上帝的場合。因此,觀念一:結婚禮拜的主角不是新郎新娘,而是上帝,新人勉強可列共同主演或第一配角這樣。

承上,觀念二:新人的意見或想法絕對不是最大的。有創意很好,想讓賓客留下難忘回憶的用心也很棒,重新設計禮拜程序也可以;但是請記得,一切都必須要在「禮拜」的前提與範圍中著手。婚禮巧思的目的,不是要彰顯自己,而是要榮耀上主。具體可能會出現在哪些橋段,大家就自己體會吧。某些大膽、創新卻可能模糊禮拜焦點的特殊橋段,也許可考慮擺到宴客時同樂。

另外一個容易搞混的狀況是禮拜中「獻詩」與「祝歌」的差異,我深深認為這是多數教會疏忽教導信徒認識禮拜程序意義的結果,大家不懂為什麼禮拜一開始要宣召、不懂為什麼獻詩完普遍不拍手、不懂啟應文的意義、甚至不知道信仰告白是什麼。當然,當這些人在結婚時,也分不清獻詩與祝歌的有什麼不同。

簡而言之,只要稍微接觸過禮拜學都能答得出來,獻詩是用歌聲讚美神,唱詩者所吟唱的對象是上主,希望祂能喜悅我們的歌聲;而聖歌隊、詩班的獻詩,其實有著祭司的職分,相當於代替、代表所有會眾讚美上主。常見主日禮拜中,詩班獻詩時,下面的會眾開始翻週報、做別的事,拜託一下,人家正代表著你與主交通耶,豈是事不關己、可以在旁邊挖鼻孔的時候?

回過頭來看結婚禮拜,誓約前的程序,原則上因為還未完婚,所以不會有對新人祝福的「祝歌」,而是禮拜的「獻詩」,這首詩通常會是,也應該是讚美、感謝、喜樂的詩歌,唱歌的對象是上帝,而不會是針對新人的你情我愛。同時,重點來了,既然不是唱給新人的,觀念三:這個時候新人當然不應該轉身面對詩班!

就是因為有些新人的信仰教育不紮實,以為自己是整場禮拜的主角,才會有這種錯覺,誤認所有的程序都是圍繞在自己身上。轉身面對詩班,甚至鞠躬答謝的狀況,只有可能出現在牧師替兩人合婚結為夫妻後,接受親友詩班的祝歌時,這個時候新娘的頭紗肯定已經掀起來囉!

當然,曾經搞錯的夫婦也不用太在意,那些無心不能全怪自己,其實牧長的責任可能還更大一些。當我們因為疏忽、不懂事而犯下一些無意之錯,相信聖神會鑒察我們的內心,親自為我們補正這些失誤。昨天參加一場結婚禮拜,上述3個觀念都過關,所以趁機寫下這些放在心中好一陣子的感想,拜託不要對號入座,哈!

arrow
arrow

    YiL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