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形態其實是一種互相配合的樣貌,一個人生活、兩個人生活、一家子生活,對於時間的使用與生活作息都不一樣,有時候會懷念起過去的一些美好,但也不要忘記現階段的樂趣。
兩個孩子都上過麥香魚老師的塗鴉課,2020年底麥香魚老師在週末的高雄凹子底公園舉辦一場「小草地大塗鴉:恐龍來了」,Boaz跟Haru都抱著出門野餐的心情參加,一開始是考驗我的模型組裝技巧,幾片厚紙板要拼起恐龍,除了要克服公差,還得發揮一點想像力。
素組完成後,先穿起來走動玩遊戲,小恐龍追泡泡吃氣球看起來實在滑稽得好笑,但若素組狀態不佳,恐怕一趟回來就得面臨修補的手續。測試沒問題後,就開始塗鴉,說是塗鴉,也就是把能夠拿到的顏料通通往恐龍身上抹,恐龍身上抹不夠,就往自己身上抹。
畫累了,時間也近午,就直接在草地上野餐,而我則得想辦法將這兩隻顏料未乾、體積龐大的恐龍塞進後車廂載回台南,顏料未乾是小事,去買了大垃圾袋裝起來就好,體積大就真的沒得商量,花了好一番功夫與調整角度,才終於把兩隻恐龍給裝進車子,幸好是旅行車,要是再小一點,就真的得把恐龍拆掉了。
陪公子畫畫野餐,成了這個階段的週末生活風景,雖然有時覺得是一種犧牲,但我想未來應該還是會挺懷念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