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主健康管理06.jpg

五月廿九日,第六天

「阿爸,你吃東西有味道嗎?」每天飯後Boaz都會問我這個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的確認他的父親身體狀況是否無恙。

當我笑笑的回他:「要是吃不出味道,我會比你緊張!」他彷彿鬆了一口氣,但仍不忘追問是否有咳嗽等其他症狀。

你就從這些舉動知道,有一個人掛心著你的健康,所以你也得好好自主管理才行。

☆★☆★☆★

幼兒園的家長群組在這段時間的快速進化令我感到訝異,除了停課開始,家長們紛紛主動分享各種在家自學(消磨時間)的資源外,也會互相打氣。

接著,開始有同學丟出一些居家生活的相片、影音跟其他同學互動。老師也錄音、錄影繼續講著校園的狀況,並透過群組繼續說著一本本的繪本書,這時就有孩子自告奮勇的接力,請父母錄影,也想接下去講故事,霎時各種猜謎、廚藝、手作等分享就紛紛出籠。

Boaz的大班同學,甚至一起舉辦過google meet,10個孩子透過視訊互相聊天,欲罷不能。雖然他的畢業旅行取消了,畢業典禮還有待園方決策,但家長群組這時很努力,形成了令人安心的互助團體。

五月三十日,第七天

遠距工作/居家上班(WFH)對不同行業的適用性有很大的差異,對不同家庭型態來說也是。獨居、有書房或沒有學童的家庭,相對之下WFH會比較容易,反之則可能造成家庭的緊繃。

雖然處於自主管理的時期,但週末一整天在家,跟家人的接觸時間無可避免就長了。雖然全日戴著口罩,盡量維持一定的距離、吃飯分流等,但實行起來也困難得多。

尤其在另一半需要遠端授課時,必須由我張羅孩子的需要,該有的接觸大都避免不了。

自主健康管理07.jpg

Haru好幾次伸手想要把我的口罩拿下來,他已經一個禮拜沒有好好看過爸爸的長相了,我也有股衝動想要把口罩拿下來親親他,但還是得忍下來。

☆★☆★☆★

辦公室的上班分流算是徹底(當然還是會有一些例外狀況),一般職員上班時間拆成不會碰面的早/晚兩班,不會造成一人中獎,全員框列的情況。在評估三級不會太早解封之後,主管也開始討論WFH的相關措施,以因應有可能延長下去的抗戰。

可惜因為一些試辦個案的狀況,上級對WFH的態度趨於保守,在一次部門討論的會議中,主管傾向維持一般職員兩班制,主任以上的管理層才可研議WFH方式也就是說,我的團隊採分流上班,而我可以WFH。

儘管主管肩負更多責任,具有特殊待遇並不過份,但我的團隊已經討論好WFH的相關措施,並擁有居家辦公的能力,我不會讓他們覺得團隊負責人拋棄他們,寧可放棄WFH,也要整個團隊一起分流。

我向主管這樣反映,上面同意我的團隊會以全員WFH的方向去規劃。當然在家工作還是會有進度要求,有時甚至比分流上班的壓力更大,但主管總要謹記,WFH為的是保全相關職員的健康,即便犧牲一點效率、進度比正常情況落後,也是很正常且必然的事。

畢竟,若職員WFH的效率比平時更好,解封後也不需要再進辦公室了,我會乾脆跟這樣的員工重新議約,順便調整部門薪資結構。

五月卅一日,第八天

今天上班,同事替我算了還有幾天可以解除自我管理。我想他們心中對我的狀況其實還是很不安,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

家人為了防疫自費打了PCV13(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據說若不幸染疫,可以避免出現相關肺炎重症。

我想起之前看的報導,莫德納與輝瑞BNT作為藥商,在COVID19疫苗的商業利益下,會以各種宣傳貶低其他競品的效果,受害最深的是非營利而較便宜的AZ疫苗。姑且不論個案,在科技/科學社會學的討論中,也不乏這種以科學為名,但卻有其他目的的例子。

我順藤摸瓜找上了PCV13對COVID19有幫助的原始出處《傳染病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研究主要是說明65歲以上成人中,施打PCV13的90天後,能降低COVID19確診、重症與死亡。(仍有一些但書與待釐清之處)

比較有趣的是,這篇原文是輝瑞藥商(PCV13生產者)贊助的文章,同時發現,CDC認為對65歲以上成年人來說,PCV13實用性不高(疫苗本身很好,但因為小孩普遍有接種PCV13,所以老人僅推薦PPSV23 )。

這樣看起來,由輝瑞主導,行銷到世界的「PCV13對65歲以上成人防護COVID19有幫助」宣傳,就更有一點商業氣息。但往善意的角度去想,就是一個科學結合商業宣傳的雙贏策略,輝瑞可以賣更多PCV13,而施打PCV13對65歲以上成人的保護力確實也有加分效果。

回到莫德納、輝瑞BNT與AZ疫苗的爭議,除了保護力數據以外(保護力其實也不見得可以互相比較),我還會考慮幾個因素:

1.早一點打得到的疫苗,防護力最高,而不是等保護力高但比較慢才能打的疫苗。
2.保護力數據的重要性,不如避免重症、死亡數據來得有用。大流行期間,染疫不要緊,無重症盡快康復才重要。
3.人命關天的時刻,更要小心應對,避免商業、政治的介入與操弄。

我對疫苗是門外漢,理解不夠也可能有誤,歡迎指正。但每個人就是這樣,抓到自己相信的一些片段,做出對自己負責的結論。但要保持開放性,接受修正的空間。

☆★☆★☆★

原本六月要到澎湖出差,計畫了半年的行程,啟動三級防疫時,就有預感必須放棄了。對於辛苦籌備,負責聯繫接洽行程的同仁來說,是很洩氣的事。還有一個籌備了大半年的展覽,原本一直想著找時間要去參觀,也因為疫情的突如其來而直接喊停,讓我措手不及而徒留遺憾。

只是我今天才聽說,澎湖出差的行程只是延後,活動試圖在明年二月以前重啟,因此原先用個人信用卡預刷的機票款還無法退款,得再拖半年才有結果,還來不及悲憤,同時間傳來澎湖失守,兩例確診的壞消息,真是雙重打擊。

今年下半年的生活撲朔迷離,準備總是在有限資源與理解中滾動式修正,就好像政府的「超前部署」,我們到底是因為超前部署不足,所以COVID19傳開了;還是因為超前部署得太好,竟比世界多爭取到一整年的時間,在全球疫情尾聲,疫苗逐漸普及的現在,才讓病毒入侵?

六月一日,第九天

倒數第二天,回顧這段自主健康管理的日子,就好像一種生活體驗營,一個人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做事,很久沒有這樣的生活狀態了,偶爾來一下倒也有一些新鮮感。

三級警戒後,健身房關門,原本利用平日中午運動的習慣被迫改變,卻意外因為自主健康管理,節奏跟家人錯開,擠出了傍晚用餐前的一個小時,用來跳繩也算是因禍得福。

中年過後,就開始需要強迫自己保持運動的習慣,這也算是一種超前部署,如果蒙上主允許活到五十歲、六十歲,到時一定會感謝自己四十歲開始對身體的投資。這很可能比理財投資更有勝算,而不會被人割韭菜。

然而持續運動也不是為了要達成什麼身體展演的目的,對睪固酮濃度逐漸降低的中年男子來說,體態與觀感只是一種附加價值,能夠保持精神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收穫。

但還是希望疫情能早日平息,否則那些新鮮、愉快的疫中作樂,逐漸都會變成生命中的不方便。

☆★☆★☆★

瘟疫來襲,彷彿把正常生活凍結,而進入緊張、備戰的戒嚴狀態,然而有一些事情是凍結不了的,包括四季變換、風和水的流動,以及生命的成長。這些表徵是很重要的,提醒著我們不要屈服、習慣於目前的狀態,而要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今天晚上,我拔出了Boaz的下門牙,這是他第一次換牙,表現倒也淡定,張嘴就讓我處理。徒手一拉就順利抽出來,也不怎麼痛。拍了張照片做紀念,把牙齒收進夾鏈袋,這孩子彷彿又長大了一點點。弟弟在一旁目瞪口呆的說:「哥哥是不是拔到一半就會變成大人了?」

自主健康管理09.jpg

就是這樣小小而不被凍結的生活瑣事,讓人更有能量對抗疫情,為這些即將變成大人的下一代,留住一個更適合他們揮灑的未來。

六月二日,第十天

自主管理最後一天,是到晚間24時結束,所以今天的行程仍然跟過去幾天一樣。實務上來說,身體到現在還沒有異狀,應該就過關了。但潛伏期既然大約是14天,就代表第14天還是有可能發病,都管理了這麼多天,最後幾個小時就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口罩老老實實戴好戴滿。

14天前,我在COSTCO裡買的書是Michael Sandel的The Tyranny of Merit(成功的反思),原意可翻做「菁英的暴政」,Sandel火力四射的全方位檢討今日世界,在疫情下看政府治理,就更值得玩味。

我口袋裡會有幾本待購書單會等到特價時才會入手,《成功的反思》正好是其中一本。Sandel的序言裡就大談COVID19疫情,而手上拿著這本書的我,要到五天後才知道自己也成了疫情的受害者。

總之儘管我書還沒看完,但仍然推薦給大家。

☆★☆★☆★

Boaz的足球俱樂部今天上傳了6月底的活動,配圖是他們踢球的照片,儘管我對疫情好轉的評估比較保守,但我也理解現在那些停業停班停工的負責人,壓力有多大。

自主健康管理10.jpg

若不趕快規劃新的課程、活動、專案、套餐、方案等,就可能會倒下,但又得做好心理準備,這些規劃可能全部泡湯。今天部門主管會議中,規劃7月週年慶的活動時,也遇到了相同的窘境,只是若無法持續讓組織運轉,坐吃山空的結果,不是一句「共體時艱」有辦法打發的。

坊間店家儘管是傳統老店,老本不一定很雄厚;那些維持現金收付的商家,更很可能馬上週轉不靈。

究竟「共體時艱」是誰來體誰的艱呢?一個正常上下班領薪水的雇員,能夠理解停業停工的艱難嗎?爭鮮壽司的迴轉台不轉了,星巴克的座位疊起來了,美食街門口貼著的外帶優惠,卻沒人看得到了,守著店門口的員工,臉上滿是愁容,而拉下鐵門的店家,連愁容都看不到了。

鏡頭轉到坐在家中下單網購的我,頂多是24小時送貨被延誤成240小時罷了,還能領延遲到貨的折扣,我實在無法大義凜然的要求他人跟我共體時艱。

檢討別人的事我們做很多,但在這幾天口罩戴到鼻梁發痛的自我管理中,我才悟出「共體時艱」只能是對自己說的,而不是拿來指責別人。儘管有時候會對違規事件產生怒氣,但若能將怒氣放在更多的理解、並研究改善的可能性,而不僅是發洩與封鎖,這樣的情緒將更有價值。

在個人層次上,寧願多關心周遭的人們,更勝於找戰犯。我們都有不方便的時候,我們有各自的壓力,我們在工作與私生活中同樣面臨調整與適應,所以讓我們帶著多一點的寬容,多一點的關懷,理解各自的困難,溫暖彼此,一起抗疫。

arrow
arrow

    YiL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