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麻-01.jpg

在萬聖節變得商業化之前,我是很喜歡過這個節日的。那個時候社會上沒多少人知道萬聖節,過節的氣氛是由神學院的外籍老師留下來的傳統。當現在的萬聖節被宗教人士說三道四之際,南神在3、40年前就走在啟蒙的道路上,也培養了我們的信仰路線,不會是那種恐懼的情緒勒索,我喜歡不斷訴說這種反差。

當年的萬聖節晚上,我們在家長的協助下裝扮自己,所有神學院教職員的孩子會以各種面貌集合在院長公館,並有一連串的闖關,印象最深刻的是禁用雙手,吃下吊在半空中的甜甜圈,以致於每個孩子都露出了猙獰且狼狽的模樣,或跳或咬,任由甜甜圈在臉上滾動,糖粉黏得整個臉都是。最後在大家吃完院長預備的甜點後,留下「群魔」大合照,象徵整個活動的完美結束。

今日的萬聖節做為一種去脈絡化的變妝舞會,雖然沒有人想要追溯節日的起源,也沒有動力去體會節慶的意義,只作為一個定期的嘉年華,讓人們體驗變裝的樂趣。但我即便盡可能讓我的小孩不需要參與這個活動,卻也不會否定這樣的慶典。

亞麻-02.jpg

商業化的節日自有其功能,這是民生的一部份,家庭參與的變裝活動,也會帶給孩子們有別於平日的歡樂,那些苦於孩子們裝扮的家長,最終都與孩子們留下歡樂的合影,從而成為孩子暖心的回憶。你要藉此去談清明節、亡靈節等,追思先祖的意義,很好。你要單純與孩子們留下變裝回憶,也很好。你想開心過萬聖節,還是嚴肅紀念宗教改革紀念日,都可以。

但我想10月底對我們家最重要的日子,還是結婚紀念日。這天是全家人互贈禮物,一起吃飯,紀念這個家庭成形的日子。我們會向孩子訴說2010年的那個結婚的日子,以及之前的交往、之後的生育,讓孩子們一起參與這個家庭的組成與茁生。他們拿到了驚喜的禮物,將興奮的心情以注音符號寫到日記裡,而我們也再次告白自己在婚禮上、在小兒洗禮上的誓言。

30多年前的萬聖節合照,在相本裡保存了我的幼年生活;而如今,2022年同一時間的全家合照,也成為生命中的另一段記錄,將我及小五的中年生活與孩子的未來,寫入我們家庭的歷史中。對於開始拿從前的事來貴古賤今(儘管有意識的避免),想必是進入初老的症候群,我對此很有自知之明。

身體的關照

2022年是個磕磕碰碰的一年,我持續服藥一年,症狀未見改善,目前中、西醫雙管齊下,儘管沒有怨言,卻仍感到灰心。受傷佇柺杖是另一個意外,復健是折磨人的長期抗戰,儘管到現在已經可以正常活動,但受創的部位仍然與原先的狀態有所落差,小腿既緊繃也隱隱作痛,不過能夠更多理解到自己身體的限制,從更超越的角度去看,就不會被困在自憐中。另一方面,在腳傷恢復大半後,開始回到健身房運動,幾次之後已經可以達到傷前的運動量,不過最近的寒流讓我開始發懶,希望能有動力持續下去。

亞麻-05.jpg

生活的自由

40歲以後,我思考未來的時間變少,更專注於當下,我不再只為未來準備,更著眼於當下的生活。以自身所學,我盤點著各種資本,在經濟上、文化上、社會上與象徵上,基於現實,更在此之上,試著形塑出一種中年生活的Ideal Type,並模仿著這個理想型的生活而生活。這個Ideal Type的建構,細微到連走路姿勢都有調整。在理想型中,我試著讓自己的身心更自由,自由並不是指無所規範,而是你知道你什麼事都可以做,但你「自主選擇」你要怎麼做,做什麼、不做什麼。或著進一步,想要強求什麼、想要放棄什麼。你擁有足夠、更多的能動性,去成為想成為的自己、去過想要過的生活。

完美的夥伴

不管是受傷照料還是自我實現,都跟枕邊人是否支持有很大的關係,我常說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選擇,可能是跟小五在一起,能夠和她走進婚姻,跟中了頭獎沒兩樣。在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婚姻關係中,我們或許就如小橋流水般,大抵是平靜穩定,時而活潑、偶有波瀾。儘管我們不是對方的「另外一半」,而是兩個完整的個體,有著獨立而不同的喜好與生活方式,但我們因為尊重也認可對方的作法,因此才決定攜手共度餘生。「攜手」是很重要的概念,它代表著彼此的分勞解憂,也意味著互相的成全。

孩子的命運

Boaz與Haru會問起「身世」,往上追溯自身的起源,也會往下論及自己的兒孫,在這之間不免提到婚姻關係,雖然他們還是覺得要跟另一個人結婚是很奇怪的事,但我想我們做了還算及格的示範,他們的重點會放在該如何找到那個比自己父母更重要,需要攜手一生的對象。儘管重點若在「生小孩」,結婚的對象會是女孩子,但若只是想要有孩子,還有領養等不同途徑,也不限於結婚的性別,甚至不限於需要有婚姻。然而婚姻顯然不是他們倆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幸運的,他們大致照著我們期待的樣子生活,Boaz已經可以在主日學中司琴,Haru也對哥哥的英文課很感興趣。兩個旱鴨子願意開始學游泳,並一起踢球。

亞麻-06.jpg

父親的角色

成為父親前,我想過是不是該成為孩子的朋友,當了父親後,我就打消這個念頭了。孩子的朋友就留給他的朋友圈,若連我都作了他的朋友,那他不就成了缺乏父親的孤兒?對,我必須要成為他的父親,而不是朋友。事實上,父親/家長的很多功能,有良師益友可以補足,但傳承家庭的Legacy是無可取代的。在「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引導以外,父親/家長可以給予的更多是家庭價值的建立與經驗的傳承,小到即便同學開始喝茶吃巧克力,我們家仍然有所限制;大到金錢觀念的養成與才能的培養,以及孩子們日積月累的101問答,每個回答、討論所堆疊起來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都是父親/家長的重要功能。

共同的興趣

目前為止,讓兩個孩子去踢球,可能是一個誤打誤撞的好主意,雖然所費不貲,我們也沒打算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一來讓他們有足夠的運動量、二來在比賽中獲得成就感與競爭意識,三來形成一種興趣,就算未來不踢了,仍然可以跟我一起看球。我們在電視上看英超,在足球場看台企甲,從幼兒時期的1號球,踢到現在的4號球,儘管踢球的花費比想像中高了不少,但在我們盡可能支持,這不只是為了孩子,也培養了親子間的共通話題與興趣,成為家庭的寶貴資產,一種全家人都有動力去參與的事。

亞麻-03.jpg

工作的步調

工作一直佔生命中很大一部份的比例,消極來說,它為持續的人類生活、社會運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在個人層次上,則使人得以溫飽。積極面則在於一種自我的實現與人類福祉的追求。在越來越遊刃有餘的工作中,反而會有一些消磨,你會開始失去創造力與對其他可能性的追尋,從旁人的角度來看,就是庸庸碌碌。由於意識到這點,所以我也強迫自己探索各種可能性,不論在目前的工作中,還是尋找新的機會。有些機會靠的是自己能力的增幅,需要佔用夜間睡眠的時間,有些機會則基於合作,需要的是眾人的智慧。這些探索未來會帶領我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數,但探索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勞動,也是對得起自己40年歲月的累積。

家庭的羈絆

每年在生日後到結婚紀念日之間大約50天,會有更多的心思用來檢視自身,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婚前、婚後與養育兒女的階段,生命的不同變化,尤其是時間佔比的劇烈改變,讓家庭的羈絆也由此而生。你花多少時間在這裡編織,羈絆就有多強烈。每天的問早、交談、擁抱、親吻、晚安與祈禱,抵銷了時而厭煩、有時發怒、教養難題、經濟壓力、時間緊迫……等那些家庭中的細瑣衝突,彼此在彼此的身上,學習並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並帶著深深的歸屬感,為夫為父而安身立命。

亞麻-04.jpg

arrow
arrow

    YiL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